建中先生的身影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胡世宗

在辽沈文坛,有多位寿星令人景仰羡慕,如彭定安、王向峰、林声、王充闾、李仲元……王建中是他们中间的一位。近来,我翻阅自己的日记,发现有对建中先生太多的记录。在我们这片土地的文艺活动中,几乎处处都能看到建中先生的身影。

年是个羊年,三月的一天,我们在菲菲西餐厅出席辽宁省优秀报告文学华宝杯颁奖礼。当时一下子寻出六只“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岩、省作协主席金河、辽宁电影制片厂厂长刘志清、辽宁日报记者刘燕,加上建中和我。林岩和建中60岁,我和金河48岁,刘志清和刘燕36岁。俗话说“三羊开泰”,那六羊呢?不得双倍的开泰吗?

对于我,建中是学者型的一位兄长,他博学、庄重、谦和、低调。他担任辽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期间包括之后,曾深度参与省作协、省文联、省报告文学学会、省传记文学学会、省散文学会、省儿童文学学会、省美学学会,以及省市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举办的研讨会、作品交流会、颁奖会、作品首发式等。

有些活动是在沈阳举办的,也有些活动是外地举办的,仅我记忆里,就曾与建中先生一起到过辽阳、阜新、法库、灯塔、朝阳、兴城等地出席这类活动。

比如年8月13日,我的一篇发在《人民文学》的报告文学《酣梦于冰》与徐光荣的《烹饪大师》、杨集才的《潮起潮落》、李宏林的《神采》、刘禾的《秧歌旋风》和董学仁的《蓝色的路标》获奖,祝乃杰、崔云虹、刘东杰获编辑奖。颁奖会上彭定安作了学术报告,王建中代表评委对获奖作品逐个做了综合评述。当时我就想,建中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阅读这样大量的文字然后参与评奖意见,最后在全省五十多位报告文学作家面前作出陈述。年4月15日在灯塔市召开的省报告文学新千年年会上,也是建中在韶华、彭定安发言后,代表评委对这一届的获奖作品进行综合评述,真的总是辛苦他!我记得,晚饭后,我与建中、松涛搭定安先生的小车提前回沈阳。在车上,我将建中在会上评述的提纲要过来看,那一厚叠子写满了字的纸页,让我油然升起深深的敬意。

在辽宁省内,凡是举办文学活动,大家都愿意请建中出席。年5月31日“六一”儿童节前,赵郁秀大姐策划组织在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一校纪念安徒生诞辰二百周年的纪念活动,我看到林声、彭定安、王建中、张春雨等多位嘉宾的身影。在这个活动中,我向岐山一校赠送了我写的雷锋、赵一曼和重走长征路的书。建中与我说到安徒生的作品对我国儿童文学的巨大影响,这为多年后,到了丹麦,我一定要循着安徒生的脚印,寻找到安徒生的故居,近距离去接触和感受这位了不起的大作家的思想和艺术创作的根脉,埋下了情感上的伏笔。

我和建中曾一起出席过年7月24日刘恩铭历史小说研讨会和年8月28日徐光荣文学创作五十五周年研讨会。每临这样的研讨活动,大家都会从建中有充分准备的发言中感到他的诚恳细致及真知灼见。

在我们辽沈文艺圈,有一位热衷创作又热心联络文朋诗友的老大哥,他就是刘文玉。他常常在他府上备饭菜酒茶招待文朋诗友,让大家轻松随意地交流对人生、对文坛、对社会的新见识和新理念。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年2月4日,文玉和他老伴及他们的女儿刘禾,一起邀了王建中、徐光荣、乔成国、马秋芬、萨仁图娅、赵立军、崔春昌和我,主要是为从美国回来的书法家幺喜龙接风。这种时候,什么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传记文学、评论和书法,都一概没有任何界线了,都只是喜爱文艺的好朋友了。

有一次,出席一个研讨会。我在会上说:文学是人生最好的伴侣,它可以伴你走完人生的旅程,可以走到底。从年退休到之后,我没有感觉到自己退了休,反而比上班时还要忙。可能还要忙下去,而且忙得开心,忙得快乐。解明老师对我说:“人生有夕阳,事业无黄昏。”建中兄在我回到座位上后,笑着向我伸出大拇指,夸我说得好。他说:“从事文学事业的人无退休一说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69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