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先后嫁了六个人,嫁父子嫁大臣,

大唐王朝是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朝代,总体而言称得上国泰民安、百姓富足。如果让现代人选择穿越,想必唐朝首当其冲。那么,唐朝时如何做到国家统一后的安定的呢,除了强盛的国力外,外交手段也是不可缺少,值得一提的便是——“和亲”。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辉煌的时期,周边各族首领内属求婚者也是络绎不绝,也就是说,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和亲公主最多的一个朝代。那么熟为人知的有,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甚至被吐蕃尊称甲木萨(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我们今天要说的便是文成公主的侄女,一个跟文成公主遭遇恰恰相反的太和公主不幸婚姻故事。太和公主:又称定安公主,唐宪宗第十女,母不详。始封“太和公主”,归国后晋为“定安大长公主”。她是第三位、也是唐代最后一位和亲回纥(回鹘)的正牌公主。年,也就是长庆元年,回纥的首领来到中原求取公主。那一年,唐宪宗刚刚去世,那么婚嫁之事由哥哥唐穆宗做主。手心手背都是肉,唐穆宗也是狠了心的为这位首领挑选。于是这个烫手山芋落到了永安公主的手上。朝廷这边在准备彩礼,突然,接到消息说是褒义可汗死了。原以为这件婚事会不了了之,但是保义可汗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册封为崇德可汗。他对大唐公主的渴望与他父亲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再次派人求娶,原本早已变凉的山芋又重新燃了起来。唐穆宗想,虽说保义可汗已死,但这永安也算是他未过门的妻子,契约也是生效了,再嫁崇德倒是有些不合适。那么该选谁呢?就在唐穆宗思考之际,永安公主的五姐姐——太和公主,出现在了唐穆宗的眼里。为了表示唐朝对这和亲的重视,特别设置了太和公主府,官署也是按亲王例配置的。出嫁的那一天,太和公主坐在大红大红的花轿中,一颠一颠地离开城门。花轿后,是唐穆宗携百官盛大送行,花轿旁,是满城百姓无知的祝福,而花轿里,头帘下,是一张惆怅的不知未来是什么的娇嫩的脸。在去回纥的路上,不足牙帐百里。崇德可汗便提出想和太和公主私会,得到了唐送亲使胡证的拒绝。按照中原的规矩,拜堂前是不可揭开头帘的。崇德不肯罢休,但胡证也是牢牢守着,几次碰壁后,无奈,崇德这才死了心。到达牙帐后,一位使女将太和公主扶出,与崇德行礼后,换上当地的衣服,由回纥的九相台着,绕着廷内九圈,上楼,与崇德并坐,群臣按次序拜见。一切礼数结束后,唐朝送亲队伍也该返回,太和举行盛大宴会为娘家人践行。宴会上,女人哭的梨花带雨,男人哭的顾不及擦脸。原本以为会这样平淡无味的过完一生,命运却又再次改写。崇德与他的父亲一样,短命,于年去世。第二年,昭礼可汗继位,太和也就迫不得已遵从回纥的婚嫁风俗,嫁给了昭礼可汗。这一年,唐敬宗当任皇帝,历史称宝历元年,唐敬宗奉大臣田务丰带了一藏国书和十二车礼送给昭礼可汗和太和公主。然而还不到十年,年,昭礼可汗被刺杀,彰信可汗即位,太和公主又改嫁给彰信可汗,并且在年,送给了唐文宗马射女子七人、沙陀小儿两人,告诉唐文宗改嫁之事。年,战事纷争,彰信可汗兵败,因感无颜而自杀身亡。太和公主又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了寡妇。然而,首领不可一日没有,于是,罗勿荐公被宰相掘挖成为可汗,不幸的太和公主又得改嫁。这是她短暂的生命里的第五段婚姻。然而,好景不长,年,回纥将军造反,黠戛斯人攻破回鹘汗国带领10万兵马杀进部落中,罗勿荐公也被刺杀身亡。在战乱中,太和公主被敌军俘虏。这事传到唐朝,唐武宗派人寻找太和公主的下落。经历千辛万苦和花费了银两,这才将公主赎回,在派送回京的途中,却被乌介可汗劫走。这位可汗对大唐公主也是十分喜欢,强迫太和派使者上奏,说这个公主我要了。远在京城的唐武宗也是无可奈何,不能因为一个女子就坏了关系,于是唐武宗只好同意。然而得到公主的乌介可汗似乎还不满足,他伸手向朝廷要粮食、金银珠宝等,并且不断骚扰边境,次数多了,触碰了唐武宗的底线。唐武宗写了封信给太和公主,意思要她劝阻乌介可汗的行为,我大唐与你回纥已成亲家,那就应该按照亲家的规矩来办事。如果你总是骚扰大唐边境,那这段姻缘也就作罢。这封信不仅给了回纥一个下马威,同时也伤透了太和公主的心。会昌二年至会昌三年(公元年),唐军多次大破回鹘。会昌三年(公元年)唐朝石雄迎太和公主回长安,改封为安定大长公主,养老于京都。虽然最后,太和公主还是回到了自己的故土,然而在大臣眼里,她俨然成为没有完成和亲任务的历史罪人。其他公主也不把她放在眼里。一个历经多重磨难的女子,原以为回到家乡会得到些许温暖,然而人情世故再次让她心如死灰。也许,太和公主在23年前离开的那一天,不知道自己的一生会是如此凄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683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