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强悍能干,帮助郑国富强,吞并诸侯,那他为何不能成为春秋五霸?
因为郑庄公企图控制周天子(平王和桓王时期),交恶交质,兵戎相见,箭射天子,礼崩乐坏。在讲究“忠君爱国”的古人眼里,其大逆不道不合礼数的做派,不能服众,并成为诸侯列国针对他的借口。
仁义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勇挑重担,让诸侯们服从周王的命令,认同周王室的权威。
这份高瞻远瞩成就了齐桓公荣登首位“春秋五霸”霸主之位。
谁的功劳?
毋庸置疑,那便是管仲。
这位巧用经济杠杆撬动权力,不费一兵一卒打下天下的奇人,他的治国方针也是超越时代的。
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按照土地的优劣和产量来确定赋税征收额;
还有环保理念,保护自然的“竭泽而渔”“山泽各致其时”,爱护林木和渔业资源。
眼光长远,不愧是千古第一相。他的想法在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扯远了,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管仲和齐小白是怎样走到一起的。
管鲍之交的两人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白。必然有一方可以取得政权,进而尽心辅佐,励精图治。
齐鲁这些烂事也可以写一箩筐,简言之就是纠的同父异母哥哥齐襄公为了亲妹妹文姜匡杀妹夫鲁桓公。后来不得人心的齐襄公被杀,扶其侄子公孙无知上位。公子纠逃去了外婆家鲁国,后鲁国又扣着纠,拖延其回齐国登位,所谓各怀鬼胎。
而鲁国人鲍叔牙却带着小白去了毗邻齐国的莒国(ju),然而小白的外婆家在卫国,安全无害又有政治背景,为什么选莒国?
你看地图,莒国就是现今山东莒县,齐国都城临淄就是现在淄博的北部,莒县到淄博不但距离近,地势也平坦。
当年可是管仲极力劝说“躺平‘的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又给他们指明道路,且很有底气的没依仗外国势力。
同时自己选择公子小白对立面公子纠,在齐国群龙无首急需国君的时候,管仲麻痹公子纠,号称已经沿途设伏截杀小白。
这怎么可能?
你们把曲阜淄博莒县三点连线看问题,刚刚说了小白去往淄博一马平川交通便利,而公子纠的路线需要穿越泰山,是速度纠不占优势。
最绝的是管仲回复任务已完成。
也就是管仲先到莒国暗杀小白,又回到鲁国找纠复命,此时小白和纠都在不同的行进中,他们互相是有GPS吗?
管仲鲁国去莒国需要翻越沂蒙山的,再翻回来,这是有地图瞬间转移功能吗?那么快的速度先飞去淄博抢位置不好嘛。
还有,一箭击毙小白,管仲,你到底是经济学家,还是武艺高强的刺客?后来解释没有杀死小白的说辞是说箭射在公子小白腰带上的一个扣,骗三岁小孩呢,狙击手都没你那么能。
我们有理由怀疑管仲就是公子小白的内应,整个事件的幕后操纵者。
或许还很可能管仲还是个穿越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